分享到:
《预算报告》解读之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
【字体:   

2020年中央提出“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请问我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020年,全省财政部门坚决落实“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要求,闻令而动、敢打硬战,以更大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有效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重点围绕“四聚焦、四减少、四对冲”打出政策组合拳,跑出财政“加速度”。

—— 四聚焦。即财政资金聚焦重点、加大投入,当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手,补短板、提后劲。

聚焦创新及产业升级连续七年大幅增加省级科技专项资金,2020年总量达到15.1亿元,重点支持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全省科技支出193.9亿元,增速连续九年超过同期财政支出增速,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2.9%,居全国前列。安排工业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光伏、标准厂房建设等资金15.3亿元,支持实施重点产业链长制。

聚焦重大区域战略,安排大南昌都市圈各项补助资金800亿元;下达13.5亿元支持赣江新区建设;统筹落实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资金达1300亿元。

聚焦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33.5亿元推进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整合87亿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安排30亿元支持2万个村组开展新农村建设。

聚焦绿色发展,践行“两山”理论,安排31.3亿元实施全流域生态补偿,省内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覆盖80%县(市、区);统筹42.1亿元推进林业生态建设;落实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资金31亿元,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 四减少。即加强财政改革管理,深化“放管服”,提升治理能力,当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雷手,破障碍、排风险。

严格按既定计划“减债务”,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格专项债券项目合规性审核,2020年底全省限额内政府债务余额7149.1亿元,控制在财政部核定限额之内,债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国际通行警戒线,风险总体可控。同时,持之以恒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严格落实化债方案,截至目前已超额完成全省年度化债任务。

积极为金融市场“减风险”,推进政府融资平台整合,2020年底顺利完成“各设区市整合为2至3家,各县(市、区)整合后不得超过2家,乡镇不得保留融资平台公司”整合目标。指导帮助中小银行处置化解风险,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券资金补充银行资本金,稳定全省金融市场。

主动促地方政府“减负担”,提请省委、省政府出台过紧日子18条硬举措,节省出来的资金优先用于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下发进一步严格预算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的通知,督促市县不得违规揽税收费,扎实做好增值税留抵退税等工作,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扶贫资金、直达资金等财政监管“六平台一中心”,加快支出进度,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效益,推动解决农民工欠薪等问题。

全力为干事创业“减流程”,出台《江西省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系列创新政策,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在科研经费使用等方面更大自主权;财政投资评审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实现项目建设单位“一次不跑”;全面实施财政票据和非税收入收缴电子一体化改革,收缴系统与“赣服通”成功对接;在全国率先推行电子化采购、率先实现政府采购网与国库支付系统对接,实现采购人、监管部门、供应商等多方共赢;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分支机构执业许可申请实现预约服务。

—— 四对冲。即改进财政宏观调控,发挥财政政策引导效应,以“四个超千亿”做好“四个对冲”。

惠企减负超千亿元,对冲企业经营困难。全面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全年为企业减免税收及降低社保缴费超1400亿元,重点减轻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困难行业企业税费负担,增强获得感,稳定市场预期。

债券发行超千亿元,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充分抓住国家“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的窗口期,全年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287.6亿元,较2019年翻番,是全国第1个完成新增债券发行任务的省份,债券发行呈现发行快、倍数高、利率低、品种多、期限长等特点。其中,1521亿元专项债券快速投向生态环保、农林水利、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9大领域1117个项目,着力补短板、强弱项。

直达资金超千亿元,对冲基层“三保”压力。严格落实中央要求,当好“过路财神”又不当“甩手掌柜”,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首次下达直达及参照直达管理的资金1107.1亿元,不折不扣用在落实“六保”任务等方面,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撬动融资超千亿元,对冲实体经济融资难题。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出台“财园信贷通”十条新举措,用好用足“惠农信贷通”、政府引导基金、融资担保、农业担保、创业担保、专项再贷款、PPP等财政金融政策,合计撬动社会资本近2000亿元助力实体经济,有效缓解市场主体融资难题。特别是,疫情期间迅速推出“抗疫担保贷”“财园信贷通企业复工复产贷”等系列财政金融产品,有力支持企业纾困和发展,助力复工复产大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