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上饶市广丰区“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工作实施方案
【字体:   

上饶市广丰区“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

帮扶村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按照《中共江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江西省十四五省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工作实施方案》(赣党农字〔20215号)、《中共上饶市委上饶市人民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饶发〔20219号)要求,紧紧围绕打造彰显产业兴旺之美、自然生态之美、文明淳朴之美共建共享之美、和谐有序之美的新时代五美乡村,建设老区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总体目标,全力推进我47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含11个省定重点帮扶村和14个市定重点帮扶村,22个区定重点帮扶村,以下统称重点村)工作,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同富裕方向,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对我47个重点村开展补短板、强弱项、促发展行动,建设五美乡村,全面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努力实现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在全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大美广丰努力谱写广丰乡村振兴新篇章奠定基础

二、目标任务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稳步推进乡村振兴

要坚持久久为功、长效管理,全面推动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缩差距、促发展工作,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大排查、大调研、大整改活动,对所有农户特别是脱贫户、边缘户开展集中排查整改,确保脱贫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强化跟踪监测,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压实压细行业主管部门责任,针对性落实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兜底保障、防贫保险等帮扶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目标。至2025年过渡期结束,重点村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责任单位:区乡村振兴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发改委、区民政局、区人社局、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区住建局、区医疗保障局、区卫健委、区教体局、区水利局、区残联、区林业局、区公安局、区交通运输局、人行广丰中心支行)

(二)积极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彰显产业兴旺

做强主导特色产业。依托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因地制宜引导重点村发展蔬菜、果业、茶叶等特色产业。着力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支持有条件的重点村引进或创办经营主体,打造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强化产业发展后续帮扶及政策支持,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和“一村一品”示范村,并加快特色基地、村镇干道沿线产业布局,积极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通道与特色产业带。大力支持重点村培育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统筹推进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领域内的有关工作,加大农产品品牌整合、培育和推广力度,支持壮大企业自主品牌。至 2025 年,所有重点村均建立一个以上特色产业。(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林业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文广新旅局、区乡村振兴局、各乡镇(街道))

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农产品产地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持续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支持重点村发展体验农业、休闲农业、定制农业、林下经济等新业态,加快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及专业大户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强化稳固持续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建设智能农场+现代农业园区+中央厨房+冷链物流+社区门店的都市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推动冷链物流节点向重点村倾斜布局。紧盯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产业发展指导员作用,深入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乡、服务三农。大力拓展重点村农产品销售渠道,统筹农产品生产地、集散地、销售地批发市场布局,深入推进消费帮扶“六进”活动,持续加强消费帮扶专馆、专区、专柜等载体建设,进一步加大消费帮扶产品认定力度。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培育和壮大乡村电子商务市场,扩大特色农产品上行。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与重点村合作建设原料基地、加工基地,推动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对接。至 2025 年,所有重点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增幅高于当地平均水平,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有条件的村建成一个电商快递综合站。(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林业局、区科技局、区发改委、区商务局、区文广新旅局、区大数据发展服务中心、区供销合作社、区工商联、中国邮政上饶市广丰分公司、中国电信广丰分公司、中国移动广丰分公司、中国联通广丰分公司)

(三)全面谋划乡村建设,努力构建秀美乡村

乡村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立足实际。本着尊重群众意愿、立足现有基础、适当超前的原则,在完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基础上,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推进组团式村落布局,科学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强农业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红色名村、传统村落等保护利用,传承和保护乡村表演艺术、民间文学、传统工艺、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力争 2022 年完成市级重点村村庄规划编制任务2023年完成区级重点村村庄规划编制任务(责任单位: 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局、文广新旅局)

不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扎实稳步推进厕所革命,2021 年完成现有户厕问题摸排,因施工不到位、产品质量不过关等导致的问题厕所,力争 2021 年底前全部完成整改;因技术模式落后或选择不当、建设不规范、配套设施滞后的问题户厕,明确时间节点、工作步骤,逐步整改完成。加紧对无厕户、旱厕户改造提升,到 2025 年,重点村农村卫生厕所基本普及,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一体推进农村改厕和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立健全日常维护、日常维修、粪污清掏等管护体系,巩固完善“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区域处理”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到 2025 年,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力争重点村垃圾收运覆盖率到达 100%。大力推进“一村万树”工程,促进山上全绿化、通道林荫化、村庄林果化,加快推动村庄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升级。扎实推进“五定包干”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确保每个重点村长效管护工作做到“三个有”,即有专项经费、有专业队伍、有专门制度,推广并使用“万村码上通”5G +长效管护平台,形成村庄环境“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到 2025 年,所有重点村全部纳入平台监管。按照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四精”要求,在重点村开展“美丽宜居村庄”“美丽庭院”示范创建活动,进一步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完善村庄水电路基础设施,强化环境日常管护,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到 2025 年,基本完成宜居不迁并村庄整治建设和庭院整治,村容村貌全面提升,打造一批美丽宜居村庄、美丽庭院。(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乡村振兴局、区生态环境局、区住建局、区卫健委)

(四)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健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着力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加强农村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和村内主干道建设,保障汽车、拖拉机以及大型机械的畅通,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保障乡村道路的养护和管理,落实管养主体责任,全面实施路长制。要按照城市道路的管理标准,开展城乡交通一体化示范创建工作,对农村道路桥梁安全隐患定期进行排查,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加强中小型水库等稳定水源工程建设和水源保护,实施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和小型工程标准化改造,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加快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到 2025 年,重点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90%,确保饮水水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加大农村电网建设力度,全面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保障农村生产用电和生活用电不停电、不断电;大力推进燃气下乡,支持建设安全可靠的乡村储气罐站和微管网供气系统,保障村民用到干净的燃气,推动农村能源消费转型升级。推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持续扩大农村宽带网络覆盖面积,加快千兆光网、5G、移动物联网向有条件、有需求的农村及偏远地区延伸,实现“双千兆”网络覆盖 80%以上行政村。实施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通达城乡的县乡村寄递物流体系,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到 2025 年,实现有需求的重点村建有一个快递服务网点。优化提升村级客运站点、文化体育、公共照明等服务设施建设,在人口集中的乡村兴建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展览馆等,为村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责任单位:区乡村振兴局、区农业农村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水利局、区商务局、区文广新旅局、区大数据发展服务中心、区供销合作社、中国邮政上饶市广丰分公司、人行上广丰中心支行、国网广丰区供电分公司、中国电信广丰分公司、中国移动广丰分公司、中国联通广丰分公司)

着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统筹规划、合理调整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布局,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推动乡村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发展。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力度,到 2025 年基本普及农村学前教育。大力实施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培养“一专多能”农村小学教师。深入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持续开展医疗机构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推进农村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政策。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落实社会救助制度,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孤儿养育、残疾人补贴标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保护和服务,落实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政策。改造提升农村公益性殡葬设施。推进服务资源整合,完善村级便民服务设施和综合信息平台,推动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向农村延伸。到 2025 年,力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村级服务水平整体提升。(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民政局、区卫健委、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广新旅局、区医疗保障局、区妇联、区残联)

(五)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努力构建党建引领的乡村治理体系。以党建“三化” 为抓手,持续加强重点村党组织建设,切实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服务优势,进一步构建党员示范引领。加强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建设,充实基层治理力量,指导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大学生村官等围绕乡村治理主要任务开展工作,聚合各类人才资源,引导农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鼓励基层创新乡村治理机制。以民主法治村创建为载体,深化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推动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加快农村“雪亮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乡村调解平台和调解队伍建设,推进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做好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隐患等重大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到 2025 年,力争改进提升重点村治理水平,构建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责任单位:区委农办、区农业农村局、区委宣传部、区乡村振兴局、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局、区民政局、区司法局、区应急管理局、区气象局)

激发乡村自我发展动力。坚持“志智”双扶,深入开展感恩教育“四大行动”和“三讲一评颂党恩”活动,持续激发村级组织和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内生动力,引导乡贤和成功人士积极参与家乡“五美”乡村建设。进一步改进帮扶方式,强化以工代赈、以奖代补等正向激励机制实施,动员更多群众参与到基础设施、村庄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项目,带动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勤劳致富。强化宣传引导,多渠道广覆盖全方位总结宣传推广重点村在乡村振兴中好的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委组织部、区农业农村局、区乡村振兴局)

(六)强化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培育时代新风

充分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社区网格化综治中心和农村远程教育等平台,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和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推广善行义举爱心积分制和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选树一批文明村镇、文明家庭、身边好人和星级文明信用户。大力弘扬优良传统礼俗,鼓励基层自治组织引导村民依法制定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抵制非法宗教活动和赌博行为,倡导现代文明婚丧礼俗新风,推行绿色文明殡葬。加快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继续采取地方戏剧排演、送戏下乡、电影下乡、腰鼓舞蹈队等多种方式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委农办、区农业农村局、区乡村振兴局、区民政局、区文广新旅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各级党委(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和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各级书记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要求及“市县抓落实、乡镇抓推进和实施”的工作机制,为方案实施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层层压实责任,稳步构筑党政主导、部门齐抓、社会参与、各界监督的工作格局。将重点村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范围,强化对重点村乡村振兴工作督导检查,对工作推进不到位、部署不及时的,严肃执纪问责,落实责任追究。坚持客观公正、廉洁高效的工作原则,杜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确保工作落实。

(二)加强监测帮扶。建立防止返贫监测预警帮扶工 作联席会议制度,组织相关行业部门按照各自职能,重点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监测和动态管理,推进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摸排、部门筛查预警三线并行方式开展摸排,加强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集中研判和快速处置,快速发现和判断返贫致贫风险。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完善“遇困即扶”机制,开展针对性帮扶,确保帮扶政策管用够用、能用有用,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三)加强资金保障。充分发挥财政投入引领作用,撬动金融资本、社会力量 参与,通过设立农业产业发展引导基金、贷款贴息、 政府采购等政策支持重点村产业发展。推进资金项目向重点村倾斜安排,促进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社会事业领域重大项目以及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投资向重点村延伸覆盖,集中行业部门政策,着力解决实际困难,全面补齐短板弱项。“十四五”期间省定重点村每年投入衔接资金超100万元、市、区定重点村2022年开始每年投入衔接资金超50万元、30万元。

(四)加强金融保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领域信贷投放,创新金融帮扶产品和服务模式,发挥信贷政策助推作用,拓展贷款担保方式,在贷款准入、利率、期限等方面,对重点村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设立生态金融服务专营支行(网点),加快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充分利用 IPO 扶贫“绿色通道政策”,实行“内扶外引”策略,继续引导和扶持脱贫地区的优质企业挂牌上市,引进符合条件的企业将注册地迁入重点村。适当延长扶贫小额信贷贴息和风险补偿金等政策,允许新增贷款、续贷展期贷款在过渡期内继续给予贴息和纳入风险补偿。鼓励面向重点村开发特色产业险种,推广发展价格保险、产量保险、“保险+期货”等新险种,扩大涉农保险保障范围,提升重点村保险服务质量,发挥“防贫保”“农房保”等保险作用,推动保险资金支持重点村乡村振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