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2016年政府工作主要任务
【字体: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第一年。总体看,今年经济下行的压力仍将持续,面临的发展形势更为严峻。我们要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抢抓新区红利,放大高铁效应,积极培育和壮大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谱写“发展升级、小康率先”新篇章。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财政总收入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1.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任务。

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要着力增添“八个新动能”:

(一)以转型升级为关键,增添工业集聚新动能

牢固树立工业中心意识,落实“工业倍增”计划,始终坚持工业强区战略,打造全省重要工业基地。

在培育大企业上求突破。大力实施工业“强龙”计划,着力培育一批经济效益好、市场占有率高、技术装备先进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确保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建立龙头企业“直通车”制度,举全区之力抓好广丰卷烟厂易地技改这个全区“一号工程”,确保主体工程开工建设。

在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上求突破。进一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地。加快500亩电子信息制造产业起步区、孵化园和霞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力争引进20家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入驻,建成6家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将电子信息制造产业打造成广丰经济发展新引擎。

在构建大平台上求突破,以经开区纳入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为契机,全面承接高铁经济试验区功能,积极争创国家级经开区,力争主营业务收入突破610亿,努力向千亿园区迈进。要加快烟草制品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芦洋产业园A区平台、壶峤黑滑石基地四大孵化平台建设,要强化土地要素保障,盘活闲置资产,提高工业用地的收益。

在抢占智能化上求突破。对接“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积极推动机器换人和广丰工业4.0计划。参照浙江等先进地区做法,制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装备智能化,提高机械装备水平和产品附加值,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者融合,打造智能化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推动工业层次向中高端迈进。

(二)以新区红利为核心,增添城市经济新动能

要积极抢抓新区红利,深挖城市经济潜力,使广丰成为与中心城区并驾齐驱的商贸中心,广丰在服务业和文教卫赶超中心城区之日就是广丰崛起之时。

全力打造市场商圈。瞄准国内外商贸流通行业,力争引进一批大型超市、商场、酒店、物流等企业入驻。升级广场中心商圈、城南市场商圈、城北新城商圈等“三大商圈”,重点推进城南国际建材综合市场、工程机械大市场、钻石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建设。着力促进消费升级,加快发展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积极推进旅游、休闲、信息、住房、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商品和服务有效供给。

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绿色崛起的先锋产业来抓,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扎实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着力推动铜钹山景区升级为国家5A级景区,着力将红木文化创意产业园打造成全省首家4A级购物景区。要深化“旅游+”发展战略,努力形成“景城呼应、城乡并举”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把东阳龙溪乡愁文化园打造成为国家4A级乡村旅游景点,扎实推进婚姻民俗文化村、小丰世外桃源、九仙山景区、千工岭绿色生态示范村等建设。

积极加强金融保险工作。利用广丰金融人才多的优势,谋划推进金融创新商务区(金融小镇)建设,打造绿色环保金融。力争吸引各类银行、信托公司、公募私募、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期货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入驻。要创新债务融资工作,强化政策性银行、国债、政府债务置换等方面工作。鼓励各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开展P2P、众筹、垂直搜索等融资模式。积极组建广投集团,做大融资平台,提升政府融资能力和偿债能力。

大力培育互联网产业。争创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力争村级电商服务站总数达250家。着力推进电商物流城、互联网总部经济产业园和智慧生态科技园建设,积极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淘宝村”、电商企业和平台。抢先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产业,打造区域大数据中心。

推动建筑业集群发展。策应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建筑科技产业园建设,启动湖丰建筑产业园配套建设。打造区域建筑业总部经济基地,启动建筑业总部经济大厦建设,着力打造千亿级现代建筑业产业集群。

同时,我们要结合社会事业建设,大力发展证券基金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影视传媒产业、体育休闲产业、健康养老产业,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三)以接二连三为路径,增添现代农业新动能

遵循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立足我区资源禀赋,依托农业龙头企业,以“果茶蔬”为重点,全力争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以工业理念改造农业。积极落实市农业产业化“十百千万”工程,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快推进万亩马家柚基地、万亩果园、现代农业生态体验区建设,力争新增县级以上龙头企业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0家,家庭农场60家。

以品牌效应引领农业。加快农产品“三品一标”建设,全力支持“果茶蔬”三大主导产业进大市场、创大品牌。着力提升果品质量,畅销营销渠道,发展精深加工。推动茶业深度嫁接,强化与正山堂“金骏眉”品牌合作,着力打造5万亩生态有机茶园。积极寻求产业投资联姻,推广有机蔬菜无土栽培技术,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打造上饶中心城区“菜篮子”和江浙沪市场的绿色食品产业基地。

以互联网思维经营农业。推动农产品“触电碰网”,着力推动农产品电商化经营,拓宽销售渠道,搞活线上线下整合互动营销。充分发挥郊区、景区优势,拓宽农业发展业态,开发农业休闲旅游功能,积极打造集生产、消费、游乐、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示范园区,力争新增示范园区10家,农家乐100家。

(四)以产城融合为引领,增添城乡建设新动能

以“区”的标准建设城市,按照“提升一河两岸,走向高铁时代,融入中心城区”的思路,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完善基础设施。全力配合市政府做好上衢金(上饶—衢州—金华)高速公路建设的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十条道路(上广快速通道、大湖旅游公路、苏五公路、广信大道、官塘大道、翠屏路、上广公路全线改造提升、城南路网建设、下溪-排山路面改造、白鹤大道延伸段)、五个公园(西溪河湿地公园、城南绿地公园、竹航山公园、中洲公园、人民公园)、三个电力项目(大南50万伏变电站、五都11万伏变电站、农村电网改造)、一个公交枢纽(城南公交)以及丰溪河两岸提升改造工程等基础设施类二十大重点工程。

推动产城融合。坚持规划引领作用,推进“多规合一”,做好《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拉大城区空间布局,加快下溪、大石撤乡镇设街道步伐。围绕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市民需求,重点谋划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广丰卷烟厂易地技改项目、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招商项目、丰华彩印技改项目、贵金属产业、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梦想小镇、马家柚仓储交易中心等产业发展类二十大重点工程。着力推进九仙湖引水入城工程、第三水厂、区人民医院外科大楼、妇产儿童医院、寿星乐园老年公寓、广丰中学搬迁项目、第十一小学、第十二小学、保障性住房项目、精准扶贫项目等民生改善类十大重点工程。统筹部署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深入开展城市创建活动,建设精细优美城市,不断提升城市颜值。推进市政、保洁、亮化、园林等作业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城市管理的市场化、网格化、智能化和精细化。

扶持房地产业。坚持严控严管,深入推进拆违控违;有序合理供应用地,把握土地出让节奏;加快完善道路、教育、绿地等城市功能配套,打造优美宜居城市环境;认真落实省政府化解房地产库存20条政策,控制“增量”,化解“库存”,促进房地产持续健康发展。

培育特色乡村。积极打造一批“经济繁荣、人口集聚、设施完备”的重点镇,建设一批“生态宜居、特色鲜明、富裕和谐”的秀美乡村,各乡镇重点打造2-3个中心村。加快芦洋、下湖、大桐、广玉、广管城乡一体化示范带建设。持续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大力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加大“空心村”整治力度,着力规范农民建房管理,积极引导农民连片建房,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五)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增添开放合作新动能

强化“掉头向东”的战略取向,促进市场深度开放、内外一体开放、进出双向开放,打造省际开放合作的示范区和桥头堡。

主动融入上级战略。对接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积极推动与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建立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关系,全面参与苏区振兴、赣东北扩大开放合作战略,深度融入信江河谷城镇群、高铁经济试验区建设。探索产业整体转移,共建产业园区,推行园区发展新模式,释放“飞地经济”活力。深化休闲旅游、科技创新、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对接合作。

更加突出招商引资。坚持产业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不断延链、补链、壮链,实现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实施“招大引强”工程,锁定长三角、珠三角、海西等重点区域,瞄准国内500强、跨国公司、行业龙头企业、国有企业等重点对象,全力吸引产业带动强、财税贡献大、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的好项目、大项目,力争引进五千万以上项目30个,亿元以上项目20个。大力实施“广商回归”工程,推动更多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把“广丰人经济”转化为“广丰区域经济”。

全面强化跑项争资。大力支持和鼓励职能部门跑项目、争资金,用好、用活、用足国家和省市的发展政策,做到政策项目化、项目具体化,把政策转化为具体的项目、资金和产业。建立重大项目储备库和重点项目有序接替的动态管理机制,形成谋划一批、包装一批、争取一批、建设一批的工作格局,力争实现争资较上年增长10%以上。

(六)以革旧鼎新为抓手,增添创新创业新动能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弘扬广丰人创业精神,以改革和创新的思维破解发展瓶颈,激发市场创造活力和内在动力。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三单一网”改革,建设网上审批系统,实现所有事项全流程、并联式网上公开审批,提高行政效率,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深化投融资改革,组建“广投集团”,降低融资成本,增强融资能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支出管理,有序推进国税、地税服务深度融合,建设国地税联合办税大厅。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城区和建制镇(乡)落实限制,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破除“以药补医”机制。

全力扶持大众创业。不断壮大“创客”队伍,做强农民大学生创业联盟,鼓励和支持高技能和高层次人才、农民工、大学生“返乡创业”。推广新型创业孵化模式,大力发展“创客中心”、“创新工场”、“创意基地”等众创空间建设,实现创新与创业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孵化与投资结合。全面推动万名电商人才、万名建筑工匠、千名工艺美术师、千名挖掘机操作能手“双万双千”培训计划,夯实特色优势产业的人才基础。

大力实施创新工程。支持高成长性中小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全年争取3家以上企业上市。积极推进电子信息、马家柚、黑滑石、红木家具等研发中心和产品检测中心建设。注重培育自主品牌,加大驰名、著名商标的申报和宣传保护力度。加强与上饶市博士联谊会等科技机构的战略合作,畅通产学研用渠道,构建市场导向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七)以绿色崛起为基石,增添生态建设新动能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积极争创全省生态文明先行范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真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把生态资本转化为发展资本,不断放大“生态红利”和“绿色福利”。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高碳”产业准入门槛,严控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行业发展,坚决不引进化工厂等污染行业。加大技术创新,加大对黑滑石等主要矿产资源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力度。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推广吴村华菲利品“私人订制”养殖场农业产业模式,构建绿色生态农业体系。

注重生态建设和保护。全面建立“河长制”,加强七星水库、军潭水库、关里水库等信江源头水源地保护,打造五河源头(信江源)生态保护区。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全年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9万亩。继续推进环境保护大检查和清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考核制度,不断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全面推进“净水”、“净空”、“净土”行动,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划定畜禽养殖限养区域。开展垃圾分类,加快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加大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力度。深入开展丰溪河环保行活动,确保丰溪河水质。大气环境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八)以共建共享为导向,增添民生保障新动能

从群众最期盼、最关注的事情做起,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分享到更多改革发展成果。

完善保障惠民生。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理念,全力提升民生福祉。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的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做好低收入群众生活保障、五保户、特困户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障工作。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统筹和付费方式改革。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抓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社会福利院工程项目建设,积极推进老年公寓建设。要把精准扶贫作为“民生第一工程”,全力做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和医疗扶贫等八大扶贫工程,确保今年实现脱贫1万余人,力争较全省、全市提前一年即2017年完成扶贫攻坚任务。

繁荣事业赢民心。着力加快文教卫等各项事业发展,努力追赶中心城区水平,满足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新建第十一、十二小学和城南幼儿园,彻底解决“大班额”的问题;加快推进新广丰中学建设,打造广丰教育品牌。推进急救中心、妇女儿童医院等项目建设,着力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稳步推进社区文化活动室、行政村农民健身工程、地面无线数字覆盖工程等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广泛开展面向基层的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开展“全民读书”行动。认真执行全面放开两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维护稳定保民安。扎实推进平安广丰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织密“五张网”,构建全社会立体化大防控格局。以法治思维推进社会管理,着力解决“信访不信法”、“逢事必闹”问题。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升源头治理和应对处置水平,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属地管理”的安全监管责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乡镇属地责任,加大人防、物防、技防投入力度,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